改善經前症候群的方法

生理期前兆大公開!這8種人最常有,每月一次相當困擾!

很多女性在月經即將來臨時,會出現情緒異常敏感的情況,容易因小事而變得煩躁、生氣或難過,或感到身體不舒服,例如頭痛、腰痛等。實際上,這些症狀很可能是「經前症候群」的表現。

睫築形象美學在這裡為您介紹經前症候群,解釋其危險因子、症狀以及改善方法。

經前症候群是什麼?

經前症候群指的是在月經來前3~10天期間,出現情緒性變化如焦慮、躁動,或是生理症狀如頭痛、乳房疼痛以及胸部脹痛等。這種狀況被歸類為身心症,簡稱為PMS(Premenstrual Syndrome)。
據資料顯示,約有47.8%的女性生理期來前會經歷經前症候群。儘管經前症候群相當普遍,但其診斷和治療卻未受到足夠的重視。這邊提出了明確的定義:
經前症候群是什麼

經前症候群的定義

在連續3次月經週期中,月經來前5天,無論是心理或生理上,至少出現1種症狀,並影響到患者的人際關係、社交和工作;相關症狀會在月經來潮後4天內消失。
在過去1年多數月經週期中,月經來前1週,至少出現以下5種或以上症狀(其中至少包括1種主要症狀);相關症狀會在月經來潮幾天內消退,並在月經來潮1週內完全消失。

月經前的徵兆有哪些?經前症候群的症狀

經前症候群的症狀通常會在月經來潮後逐漸減輕,然後在下一次月經前再次出現。它的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3個層面:

  1. 情緒反應

    緊張、焦慮、憂鬱、情緒低落、躁動、易怒。

  2. 生理症狀

    頭痛、背痛、腰痛、乳房脹痛、關節和肌肉疼痛、噁心、腹痛、腹脹、四肢水腫、體重增加、腹瀉。

  3. 行為表現

    注意力不集中、倦怠、嗜睡或睡眠不足、食慾減退或增加、協調能力下降。
    經前症候群的症狀

哪些人容易有經前症候群

根據林口長庚精神科的資料,經前症候群常見於25~35歲的女性,尤其以下8種人更容易發生:

  • 年齡介於25~35歲之間,月經不規律的女性
  • 體重波動大,飲食不均衡
  • 有吸煙、飲酒習慣
  • 長期缺乏運動
  • 長期處於身心壓力下,婚姻不和諧,或曾經有憂鬱症、焦慮症的經驗
  • 曾經懷孕、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的女性
  • 家族中有母親或姐妹也有經前症候群的歷史
  • 因為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藥物而感到極度不適的女性

改善經前症候群的方法!月經前的頭痛該如何處理?

三階段的經前症候群改善策略:

  1. 階段1. 調整生活型態

    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:避免高油、高糖、高鈉以及生冷食物,例如炸物、辣味食品、方便麵、甜點和冰品。同時,限制攝取咖啡因、巧克力等可能影響自律神經和血壓的食物。
    增加必要的營養攝取:補充有助於情緒穩定的營養素,如鈣或維生素B6。
    定期運動:每週進行23次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。
    壓力調節:使用瑜伽、冥想、諮詢、按摩、旅行或聆聽音樂等方法,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來減壓。
    保持規律的充足睡眠: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,確保在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。

  2. 階段2. 考慮藥物治療

    如果在第一階段的自我調整後,症狀仍未獲得明顯改善,可以向婦產科、身心科或精神科醫師尋求諮詢,考慮以下藥物治療方式:
    抗焦慮藥物、低劑量抗憂鬱藥物:有助於減輕焦慮、易怒等症狀。
    內分泌調節藥物、口服避孕藥:這些藥物可以平衡荷爾蒙,減少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波動,進而減輕因荷爾蒙波動引起的症狀。
    利尿劑:有助於減輕水腫和腹脹。
    止痛藥:能夠減輕頭痛、腰痛或其他疼痛症狀。

  3. 階段3. 長期藥物治療

    對於經前症候群症狀嚴重,甚至與精神疾病有關的情況,可能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數週或更長時間,並持續觀察治療效果。
    改善經前症候群的方法

以上,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經前症候群,從而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緩解和改善其症狀。如有需要,建議咨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更具體的建議和治療方案。

發佈留言